教学阶段性反思
在快速变化和不断变革的新时代,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反思过去,是为了以后。怎样写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学阶段性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阶段性反思1一、研究的问题
本学期主要对高效主题展开研究,涉及新授课、习题课及生本课堂规范及小组活动如何高效等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解决措施
小组活动方面:分工合理、合作和谐、任务明确,问题合理且给适当的讨论时间。以在可课堂小组活动实施过程中,确定适宜合作学习的教学任务和选择合作学习的内容应考虑两方面,首先要考虑合作的必要性。合作学习要处理的是个人力量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合作学习提高个人能力,使学生逐步体验到大家友好相处、合作的威力;其次要考虑合作的可能性。如:方法不确定、答案不唯一的开放性内容,一些开放性、探索性的问题,采用合作学习的方法,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
在课堂环节上:教师在生本教育中把握的宗旨就是无为而为;教少学多;可以双赢。把握住这个宗旨,课堂自然会越发的高效。生本教育中教师要明确:这种教育是要转变教师角色,从传授者变为引导者协助者,主要的工作是靠学生自己的思维、活动来完成。教师要从组织教学转向组织学生的学习,从设计教学转向设计学习;要变师本的有为为生本的无为。但无为并不是让老师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说,只是希望教师要贵言。因此,教师在生本教育中把握的宗旨就是无为而为;教少学多;可以双赢。把握住这个宗旨,课堂自然会越发的高效。
习题课上:合理利用小组活动,PPT出示答案,指定题学生得讲解,扩充,老师针对性的点评扩充。这些环节都建立在学生的规范的学习习惯上及老师对习题扩充的引导上。
三、效果
小组活动方面:学生较有规矩,小组活动无论哪种课型,效率都很大的提高,组内互助及深度提升等。新授课和习题课上,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所提升,但是部分同学自主意识太强,以至于忽略最基本的准则,所以在课堂规范准则方面仍要改进,对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培训及引导。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教学阶段性反思2三年级的语文教学具有很强的承上起下性质,既包含了低年级的拼音生字词语教学,也包含了高年级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经过一个半学期的实践,比较满意的地方是:字词教学比较扎实。这学期的语文期中检测卷也证实了这个问题。虽然字词这块知识点很多,看拼音写词语,近反义词,多音字,形近字比较等,但学生掌握得比较好。主要是知识点的难度不大,学生比较容易记住,能较好的巩固与掌握。
在分析中,我们也发现好些不足的地方,其中问题最大的地方就是阅读与作文教学,两者比较阅读教学问题大于作文教学。阅读知识点内容繁多,形式多样,学起来不像字词那么轻松省力了。从上学期的期末检测卷和本学期的期中考卷来看,有一种这样的感觉,似乎卷子上检测的知识与课文里的知识点有点脱节,学生在课堂上学的知识点在卷子上好象找不到,32篇课文的研读,8个园地的学习练习,一个星期7节语文课的学习,可还是弄不好阅读知识的学习,这是老师和学生共同的困惑。
造成学生的阅读知识学起来困难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经过分析,我们发现是学生的实际理解能力与阅读知识所要求的理解能力不统一。三年级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还是很浅显的,
首先:细腻不够。
主要体现在近义词的比较运用上。比如,前几个单元检测卷中,给予学生一组意思很接近的近义词语“讨厌、麻烦”,“经历、经过”让学生在具体语言环境进行选词填空,学生就弄不清楚这些近义词语之间的细微区别,做起来找不到感觉,错误率非常高。又如,在学习了“五颜六色”这个词语,让学生学习用“五光十色”造句,好多学生都用“五光十色”这个词语介绍公园里的花朵上了。这说明他们对“五光十色”个词语理解得没有到位,仅仅停留在颜色多的感悟上,所以,与“五颜六色”这个词语混淆了,其实我们知道“五光十色”不仅仅是颜色多,还有光泽。这些细微的差别需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给予关注,要让学生联系语境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特别是对一些近意词语的细微差别仔细辨别与比较,引领学生思维思考得尽可能仔细一些,细腻一些。
第二:条理性不够
一是表现在阅读题中写句训练,这是一种理解与表达的综合训练,有时是要求拓展写一两句话,有时是想象写一两话,我们发现学生写出来的句子质量不高,有的漏字漏词,读不通顺;,有的不知道应该写些什么,无从下手;还有的思考方向是正确的,但句子表达不清楚。所以,看到这样的题目,有些学生已经有心理压力,对自己没有信心,所以,操作时有时态度也不端正,不愿意仔细思考,胡乱写几句了事。这个问题,我们将结合课文进行多样种小练笔训练。像对课文的克莱地说几句话,夸夸文中的阮恒等等,续写《绝招》故事等,让学生学会按照要求写话,写具体完整、生动。
二是:排列错乱的句子
三年级的排列句子训练已经上升到一个高度,每句话的开头不再有明显的标志,需要学生深入理解每一句话,然后从内容上进行逻辑推理,寻找出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每次考到这种题型时,学生失分率都较高,而且一错最少也有两题。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还很弱,平时我也经常有针对性地找这方面的练习让学生强化训练,但还是感觉问题很大。错的这部分学生,在订正的时候,虽然老师分析过了,但还需要老师的帮忙才能正确理解,一个人做不出来的。所以,怎么样帮助学生跨过这个门槛,我们也想听听老师们有什么好建议。让学生能在这方面学得好一点。
第三:审题不够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有的学生不会读题目,不知道题目的要求是什么,有的学生读题不够认真,题目没有读完,只看见几个词语就动笔做了。
特别是有些题目是很有埋伏的,学生的答题情况几更糟了。记得一次检测中,有这样一个阅读练习:要求学生画出具体写庭院特点的句子。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这个题目很简单,就画了这一篇文章的总起句。包括我自己在批阅卷子的时候,一开始也疏忽了,也觉得应该画文章的总起句,其实,这样做是错的,因为题目是要求找出具体描写庭院特点的句子,里面有“具体”这个词语,所以不应该画总起句,而应该到深入到文章里面去发现,画出具体描写庭院特点的句子,这样的句子有好几句,不是只有一句话。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引领学生学会阅读题目,学习对题目进行咬文嚼字的阅读,让学生学习带着谨慎和研究的心情读题目,培养学生的读题能力。
以上这些薄弱方面都是我今后的教学中要克服的,克服了这些弱项,弱项就能成为教学的增长点,这也是一个很大的增长空间。所以,我准备在课堂上,利用课文、以及作业本上的一些阅读短文作引子,训练学生的对字词的理解与感悟,也训练学生对段落逻辑关系的理解与领悟,设计一些专项训练题目,让学生的思维能细腻一些,条理一些,全面一些,深入一些。 ……此处隐藏14127个字……:第一部分是知识再现,形式主要是一些填空或知识归纳性质的表格或知识网络,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习完一章内容后再回过头去熟悉一下本章的一些主要基础知识和知识体系;第二部分是基本能力训练,题型主要是选择题,其目的主要是让学生结合基础知识形成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部分是能力拓展与延伸,题型有选择题或综合题,一般有一定难度,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选做,其目的主要是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地理的需要;第四部分是交流与反馈,主要是针对一章的教学让学生提出相关的意见或进行思想方面的交流,其目的主要是强化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同时也帮助教师对教学进行积极反思,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6、此外,我们还结合学科特点,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改革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到地理学科而言,主要表现在自学能力、地理图表的分析、处理能力、空间思维能力等。因此,高一年级地理备课组强调在教学时要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重视上述能力的培养。同时,我们也考虑到普通高中教育的基础性和社会实际,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了学科基础知识的落实。
二、教学工作中的困惑与反思
一个学期的教学,我们尽力把新课程改革的种种理念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有收获,同样也有困惑,这些困惑主要来自以下几方面:
1、作为教师,我们(其它学校教师也一样)始终对新课程改革的评价体系顾虑重重,我们很难不去考虑高考与各种质量检测,这一点是我们转变教学观念的关键。
2、新教材、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诸多的不配套影响了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如教材与课程标准、教材与辅导资料之间不配套、诸多实践活动设备缺乏、学校的某些规章制度与新课程改革之间也存在不协调等等。
3、教师对新教材也有诸多不适应的地方,如新教材中的部分内容高度概括、高度浓缩,有些地方出现了一些新概念(如冲击地震),对于这些内容教学中应如何把握教学的标高,还有教材中众多的探索、阅读、案例研究等内容,对于这些内容,究竟要处理到何种程度才算适宜,我们大多数教师心中也没有底。此外,部分探索与案例研究的内容也不符合教学实际或学生的实际,如教材P50“模拟水循环”的探索活动,活动时间长,效果也不明显,很难在课堂上实施,又如P14案例研究“太阳活动与旱涝的关系”、P56的案例研究“厄尔尼诺”的内容,对于高一学生来说,难度有点太大。
4、学生也是影响新课程改革能否顺利推进的重要因素。我们在教学中发现,高一学生普遍对新课程改革了解不够以及学生传统的学习行为使学生一下子也很难适应新形式下的课堂教学,尤其在一些学生基础较差的学校或普通班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难度更大。还有,学生对地理学习的不重视和认识不足始终是影响地理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三、今后教学的几点想法
经过一个学期的摸索,我们对新课程改革已由陌生逐渐适应,后一阶段的教学主要是在反思前一学段教学工作的基础上不断改进,为此经过认真研讨,对后一阶段的教学达成以下认识:
1、作为教师,继续加大对新课程改革理论学习的力度,同时加强备课组内、备课组之间的相互听课活动,充分调动备课组全体教师的积极性。后一阶段要重点在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课堂上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
变学生对地理学习的认识、如何进一步落实分层次教学等方面下功夫。
2、在总结、反思前一阶段教学的基础上,后一阶段的教学要重点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这几方面的关系主要包括:
①过程与结果的关系,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能力与落实基础知识的关系,新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的各种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并非意味削弱知识的学习,而是强调能力的培养要以知识为依托、为基础,二者相辅相成,不能割裂,更不能对立;
②学生主体作用与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并不否认教师的重要作用,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无论课堂教学、还是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教师的作用依然是十分重要的;
③关于不同学习模式与课堂形式的关系,新课程改革针对现行教育的弊端而强调研究、探究性学习,并不排除接受性学习的必要和重要,一堂课究竟采取何种学习方式或课堂教学模式,要因人、因时、因课程内容制宜,不能一刀切。此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言堂”、“满堂转”不对,课堂教学中强调学生的参与是正确的,但要注重区别学生是主动参与还是被动参与,是实质参与还是形式参与,真正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才是有效的;
④各类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的关系,普通高中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应该还是在课堂,因此任何忽视课堂教学的行为都是错误的。
3、进一步开展各类实践活动,通过前一学段的教学,我们发现,学生对各类实践活动兴趣浓厚,期望也较高。因此后一阶段我们将继续强化这方面的工作,如加强研究性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实施,适当组织学生走出校门等。
总之,新课程改革已走到我们面前,作为实验者,我们只有加强研究,努力实践,积极应对,这样才能抢占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制高点,也才能使我们的教学真正有助于教师自身的发展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教学阶段性反思15五年级二班共有46人,全部参加了考试,最高满分,最低64、5分,平均90、76分。单从分数看,似乎是比较客观,但是考试还是保留了很多不该有的问题,因为本次检测题目简单,考这样的成绩并不理想,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方面:
一、简单的题目多人出错误
填空题第7小题长方体棱长总和等于从同一定点出发的三条棱(长宽高)之和的4倍,这一数量关系,由于以前在教学这部分时没有特别注重,学生练习时出了很多错误,所以今年教这一知识点时花了很大气力,让学生动手制作学具、模型,从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中感悟、体验这种数量关系,但是本次检测,这一简单的一点没有拐弯的体,全班有8人做错;后面一空“最小面的面积”有的学生竟然乘了2,这一题时很不应该出错的。这说明读题不仔细,缺乏最基本的思考。
二、关于计算题本次检测,共有8道计算题,本班46人共错了16道,有的学生一人就错了2道之多。在这些错误中,最主要的是马虎所致,如第1(1),最后一步14/12-3/12竟然得到了1/12,还有的把数抄错了。这些低级的错误,说明了马虎现象多么严重,也说明练习太少。
三、学生的马虎在存在于不少题目中。
突出的是应用题第5题,信息中给出的数据“5分米,4分米,13厘米,10厘米”,单位不同,必须先化成相同的单位,这是一开始就严格要求、练习和检测中多次出错的地方,单本次检测仍有16人没有统一单位就直接计算。从学生答卷看,求一个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这些同学的步骤和计算一点问题都没有,其中有13人是不统一单位,6分的题一分不得,另外3人是化错了单位。
总之,本次检测暴露了学生的学习习惯、做题习惯方面的顽固性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要不断加强细节要求,尽可能减少上述低级失误,力求使全班同学的学习成绩有一个很大的提高。
文档为doc格式